霜雪之下,难掩春意。
翠瓦赤壁,丝韵竹音。
当琴弓下流出绸缎般的乐章,当莺雀随着笛笙翩然起舞,当呼啸的风声和着鼓点奔涌而来……当百鸟争鸣,万物苏醒,当每一颗动人心魄的音符都融于和谐。
当我们的声音,在保利剧院响起。
2018年12月21日19点整,万博世界杯赞助商 丝韵竹音民乐团与甘井子区金家街第二小学春蕾民族乐团联袂出演的民族音乐会将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大剧院隆重举行。
第二十四中学民乐团成立于2011年9月,现有成员45人,由拉弦声部、弹拨声部、吹管声部、打击乐声部组成,每年均有多名成员考入各大高校高水平艺术团。
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挥吴晓文老师的带领下,民乐团训练有素、配合默契、精益求精,曾多次登上校内外大型晚会的舞台,并连续多年获得大连市中小学生文化艺术节器乐组一等奖。
2015年5月18日,笛子泰斗,九十五岁高龄的人民音乐家陆春龄先生莅临我校,观摩并指导了我校民乐团活动,并亲笔为我校民乐团题名“丝韵竹音民乐团”。
曲目介绍:
《花好月圆》是指挥家彭修文根据黄贻钧于1935年创作的同名乐曲改编的民族管弦乐,高昂激荡的旋律抒发了每逢佳节,人们内心的欢欣与喜悦。
《瑶族舞曲》是作曲家茅沅,刘铁山根据民间的长鼓歌舞创作的管弦乐曲,由彭修文改编为民族管弦乐。婀娜的少女在月光下起舞,狂欢的人群敲着长鼓,远方的海螺号声渐隐在风中……悠扬婉转的旋律,是瑶族人民对于幸福生活的赞歌。
《茉莉花》是由刘文金在传统民间小调的基础上改编的民族管弦乐曲。茉莉花又称鲜花调,十八世纪末由英国地理学家约翰•贝罗传入欧洲。耳熟能详的旋律,秀丽典雅的江南风情,恰似一朵洁白无瑕的茉莉在微风中摇曳绽放。
《菊花台》是由周杰伦作曲,陈燮阳改编的民族管弦乐曲。大提琴的低吟与二胡的浅唱相映生辉,交错的旋律描绘出“夜未央,庭燎之光”的宁静空寂,高潮迭起的乐章诉说着“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宏伟悲壮。
《风之歌》是由张朝作曲的民族管弦乐曲。广袤的内蒙草原上回荡着低沉的呼麦歌声,无垠的蓝天上栖息着白云。微风拂过嫩草,牛羊的身影若隐若现。无论是人声与柳琴的融合,打击乐模拟的风声马蹄疾,抑或是以二胡为主的激越旋律,都会给观众带来别开生面的听觉体验。
《春》是著名作曲家卢亮辉所作的以“四季”为主题的民乐作品中,最早完稿的一首。轻柔的二胡之音好似泉水滋润大地,琵琶与阮是细密的春草;扬琴在原野上弹出了一朵朵小花,笙是春风的耳语;灵动清脆的竹笛犹如燕舞莺歌,唢呐则如百鸟朝凤般气宇轩昂。全曲充盈着春天明媚的希望,充分抒发了中国人对于春季的独特情感。
傍晚时分,华灯初上,让我们一起随着指挥棒的指引,去追寻灵动的音符,在凌寒时节聆听春韵的温暖。
琴胡笛笙,声声入耳。
丝韵竹音,音音动人。